秋季开学季来临,家长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准备,还应该特别留意孩子的视力健康。这份近视防控全攻略,请家长收藏。
国家权威指南提出三级预防策略
近日,国家疾控局组织制定了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》。《指南》提出儿童青少年近视干预技术,采用三级预防策略落实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措施,以预防、降低、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。
实施视力健康管理关口前移。早期发现远视储备量不足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,是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关口前移的关键所在。
推进全生命周期近视防控。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,聚焦于孕前、孕期、婴幼儿、学龄前、学龄期等潜在敏感期,降低各时期生物、环境与行为风险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影响。
落实《0-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》,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,做到一人一档,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。
如何早期发现孩子视力问题
孩子往往不会主动抱怨视力下降,但会出现一些细微的行为变化。
频繁眯眼、揉眼:孩子看东西时总是眯起眼睛或者经常揉眼睛;
歪头视物:不自觉地将头歪向一侧看东西:学习注意力不集中:拒绝需要精细用眼的活动(如拼图、画画);
学业表现下降:抄写时跳行漏字、阅读速度骤降,黑板字辨认困难
生理异常:持续性流泪、畏光、眼睑痉挛,或瞳孔区出现白色反光。
这些都是视力警报拉响的表现。家长们务必重视,必要时及时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就诊。
开学季正是为孩子视力做“关键检修”的黄金期
开学季进行视力检查
没近视:查远视储备(做预防)
疑似近视:查真假近视(做鉴别)
已经近视:查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(做控制)
高度近视:查并发症(做补救)
常见误区澄清
误区一
近视没关系,以后做手术就行了”事实:高度近视可能带来视网膜脱离、青光眼、白内障等并发症风险,不能单纯依靠后期手术。
误区二
“戴眼镜会让度数越来越深事实:合适的眼镜能减轻眼睛疲劳,反而有助于控制度数加深。
误区三
“视力检查一次就够了事实:儿童视力处于动态变化中,需要定期跟踪检查。
误区四
“护眼灯能预防近视,事实:护眼灯只是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,不能完全预防近视。
编辑:雪儿